1
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(泰达)国际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,各位专家针对未来的汽车市场趋势做出分析研判。
观点一览
1、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,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从12%左右向5%左右自然回落
2、中长期汽车市场判断:2028年汽车销量3300万辆
3、竞争性预测方法,在分车型预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
4、商用车转型目标:零排放、零故障、零等待
5、物流用车发展趋势:标准化、电动化、网联化、自动化、制造服务化
1、市场背景
狭义乘用车市场:前7月同比下降12.6%
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
2014年 | 2015年 | 2016年 | 2017年 | 2018年 | 2019年 1~7月 | |
累计销量(万辆) | 1,843 | 2,024 | 2,363 | 2,423 | 2,331 | 1,148 |
累计增速 | 13.0% | 9.8% | 16.8% | 2.5% | -3.7% | -12.6% |
MPV销量/增速 | 191/48.1% | 223/16.8% | 254/13.9% | 211/-16.9% | 171/-16.3% | 74/-24.0% |
SUV/增速 | 412/34.2% | 630/52.9% | 903/43.3% | 1,030/14.1% | 1005/-2.5% | 503/-10.7% |
轿车/增速 | 1,240/3.8% | 1,170/-5.6% | 1,206/3.1% | 1,182/-2.0% | 1155/-2.7% | 570/-12.5% |
数据来源:乘联会
狭义乘用车分派系份额
数量来源:乘联会
商用车市场:前7月整体销量下降4.4%
1-7月,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3.2万辆和247.7万辆,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.5%和4.4%。
数据来源:中国汽车工业协会
2.中长期汽车市场预测
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由12%向5%回落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指出,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低速增长阶段,千人汽车拥有量增速从12%左右向5%左右自然回落。
资料来源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“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”课题组
居民杠杆率过快提高对汽车消费产生抑制作用
中长期汽车市场判断:2028年汽车销量3300万辆
从中长期来看,尽管我国汽车消费正在从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低速阶段,但当前汽车销量依然处于4%-5%的潜在增长区间,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到2028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接近4.1亿辆,千人汽车拥有量约288辆左右,届时新车产销规模将保持在3300万辆左右
从短期来看,负面因素是近期汽车市场的主导因素。但下半年一些因素会逐步弱化,降幅会逐步收窄,但全年将继续保持负增长。随着市场逐步修复,以及实际增长率继续向潜在增长率收敛,预计明年市场将有望实现增长
3.乘用车市场未来特点:四线以下区域潜力大,市场进入换购时代
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陈昊
四线以下级别城市千人保有量远低于一二线城市,发展潜力巨大
四线以下城市消费呈现六大趋势:不只要功能,享乐,家乡情结,更好的自己,技术,保守个性
市场正步入二次购买时代:换购比例2023年占50%
女性购车比例提高:2023年占比39%,感性消费为主,利好入门级豪华车市场
4.乘用车分车型预测新思路:竞争性预测
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 傅连学
企业年度销量预测普遍存在偏差
数据来源: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
竞争性预测
当前预测多以需求性预测为主,而CATARC预测则结合车型销量影响因素的特点,以竞争性预测为出发点,通过自身层面、竞争层面以及宏观层面等三个层面13个因素对销量影响进行研究分析。
影响变量提炼
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验证,形成影响主要车型销量变化的经济政策、产品力、营销力以及消费需求等四类变量形成7大指数,引入模型计算。
长短时记忆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数据
LSTM模型(Long ShortTerm Memory):长短时记忆深度学习模型,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,应用于序列数据处理和预测,目前已经在股票预测、文本上下文感情分析等领域应用的较为成熟。
CATARC销量预测分为多个层次的预测结果,满足企业各类数据需求
销量预测结果每月在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发布
因分车型预测需考虑的因素较多,当前预测结果在全新车型或月销量较小车型的误差率较高,我们会持续优化影响因素和模型,使得预测产品更为完善。
2019年1-7月部分SUV销量及预测(万辆)
数据来源: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
5.商用车转型目标:零排放、零故障、零等待
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蒋学锋
未来,商用车客户追求综合性能、体验感
今后客户追求的是综合性能,而不是单一的性能,或者说客户追求的是驾乘的体验感以及整个生命周期的控制。同时由售前转向售后,转向情感以及对商用车高端品质的追求。
商用车未来的转型目标
商用车未来的转型目标:零排放、零故障、零等待,以自动驾驶、网联技术的拉动,去解决商用车面临的困境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执行副会长 马增荣
物流用车发展趋势:标准化、电动化、网联化、自动化、制造服务化
版权声明:本文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原创,转载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明确标注来源和作者为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】,同时,要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。
泰达汽车论坛
官方微信公众号

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泰达汽车论坛

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微信号:autoinfoweb
官方主页:http://www.autoinfo.org.cn
致力于以全方位、差异化、立体化的服务方式,
提供全产业链信息资源及数据库、行业交流、研究咨询及品牌宣传等服务。
联系我们:022-84379369;lixinbo@catarc.ac.cn

